美國經濟風險加劇導致美元指數下跌至99.50附近

    by VT Markets
    /
    Apr 14, 2025

    隨著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美元指數(DXY)已跌至近99.50,連續第三天下跌。最近的升級源自於川普總統實施的新互惠關稅,目前關稅已達125%,威脅到美國經濟的穩定。這次關稅上調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家庭購買力下降的擔憂,並對消費者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川普宣布對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暫停徵收90天互惠關稅,初步緩解了全球市場緊張局勢。

    對美元和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影響

    然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加劇引發了人們對美元吸引力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國公債遭遇拋售,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在過去一周上漲近14%,但在歐洲週一交易時段下跌超過1%。消費者信心也受到影響,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50.8,低於預期的54.5。

    由於通膨預期不斷變化,聯準會面臨挑戰,人們擔心美國進口商將承受更高的關稅成本,這使聯準會維持價格穩定和充分就業的職責變得更加複雜。美元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跌向99.50,顯然壓力並未減輕。白宮推出的關稅現已升至125%的高位,這給已經承受宏觀經濟壓力的市場參與者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儘管對非中國商品不採取進一步的貿易行動可能會讓一些人暫停行動,但北京的局勢仍然動盪,為主要資產類別蒙上了陰影。債券市場發出了壓力的早期訊號。上週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上漲近14%),顯示投資者已將增加的風險或減少的需求(或兩者兼而有之)計入價格。然而週一的交易卻出現迅速逆轉,殖利率下滑逾1%。

    這些劇烈的波動很能說明問題,這顯示市場信心正在動搖,對美國政策整體方向的信心仍然薄弱。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美國消費者也未能倖免。密西根大學的情緒指數目前為50.8,與預期相差甚遠。這個數字不僅反映情緒,還反映出家庭預算收緊、購買力信心動搖、消費態度日益謹慎。情緒低落往往會拖累零售活動,並可能影響面向消費者的行業的獲利成長。

    聯準會和衍生性商品市場面臨的挑戰

    通膨預期上升使情勢進一步惡化。人們意識到,尤其是我們關注的機構,美國進口商可能無法將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這種投入成本上升和最終用戶價格持平之間的不匹配給利潤率帶來了壓力,並引發了人們對短期股票估值的懷疑。

    這也使得聯準會的雙重目標變得更加複雜。政策制定者的目標是將通膨保持在目標水平,同時鼓勵就業成長,但現在他們面臨的環境是,這兩個槓桿朝著不同的方向拉動——一方面是輸入性通膨,另一方面是消費成長遲緩。

    對於我們這些積極管理衍生性商品的人來說,美國國債和美元的近期走勢需要更加關注相關性變化。先前與債券殖利率和美元表現掛鉤的安全假設可能不再成立。需要調整過度依賴固定收益工具來平衡貨幣風險的避險策略。

    此外,自5月初以來壓縮的隱含波動率溢價可能無法準確代表更廣泛的市場風險,尤其是在貿易言論再次加劇的情況下。股指期貨已開始做出反應,儘管並不均衡。這種脫節可能反映了相互矛盾的說法:有些人認為解決方案是合理的,而有些人則預期爭端會曠日持久。

    在這種環境下進行交易時機判斷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線索。需要認識到政治觸發因素——不僅僅是經濟數據——目前正在推動短期和中期方向。短期內,久期敏感度仍將維持在高水準。我們應該預見到,華盛頓或北京的任何新評論都可能引發快速調整,特別是在對利率敏感的市場中。

    如果關稅上調或報復措施升級,風險交易的平倉速度可能比演算法調整部位的速度更快。注意資產輪換。如果對聯準會不採取行動的預期上升,資金可能會開始撤出長期國債,轉而青睞短期債券或通膨保值債券。同時,如果對美國宏觀穩定性的情緒下降,美元計價資產可能會進一步外流。

    作為期權交易者,值得注意的是未平倉合約目前集中在哪裡。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執行集群顯示下行對沖低於上一季度,這表明存在過度自信或惰性。無論如何,傾斜度的增加可能為短期內採用更高伽馬暴露的策略提供機會。

    目前的情況需要靈活性,而不是固定的規則。那些過於執著於逆相關的人應該即時重新審視自己的假設。三個月前有效的方法今天可能就無效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現有的策略,而只是透過更嚴格的停損、更頻繁的delta調整以及更少地依賴歷史beta作為指導來改進這些策略。

    觀察殖利率曲線趨於平緩(或可能再次反轉)可以提供及時的線索。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真正的政策方向上,而不僅僅是整體波動。通常情況下,貿易緊張局勢的短暫緩解會提振週期性股票和風險相關貨幣,但這種模式的一致性正在減弱。

    對於那些依賴多變量回歸或機器學習系統從單純的噪音中過濾掉真實風險的人來說,這應該直接用於模型校準。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