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席習近平在與美國持續貿易緊張局勢下訪問越南。

    by VT Markets
    /
    Apr 14, 2025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河內,開始東南亞之旅。他定於4月14日至18日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在此期間,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將電子產品和半導體劃分為單獨的關稅類別。作為回應,中國正考慮限制稀土礦的出口。

    技術優勢與貿易摩擦

    現在,我們已將總統在河內的舉動視為一種訊號,而非一種形式。這次貿易摩擦的背景是,隨著華盛頓的每項政策言論和北京的每項應對措施,貿易摩擦也不斷變化。雖然對半導體徵收關稅似乎是為了削弱一方的技術優勢,但選擇切斷稀土礦物(特別是用於電動車和智慧型手機零件)的供應卻具有日常影響。

    這不僅是國家間的競爭,它已經開始影響國際製造業的運作。透過將半導體納入自己的關稅類別,美國明確指出了其所認為的戰略資產。這裡的邏輯不是建立在廣泛的保護主義上,而是建立在有針對性的拖延上——延長競爭對手趕上的時間。同時,中國加倍加強對礦產供應鏈的控制。訊息很明確:如果存取受到限制,壓力就會累積。

    雙方都在大力押注槓桿。我們以前在貿易拉鋸戰中也觀察到類似的情況,尤其是當政治開始影響過去很少帶有情感分量的經濟類別時。這一次,東南亞的加入不僅具有像徵意義。越南是工廠遷移的重點地點;任何升級都可能增加成本或導致投資者重新考慮其風險計算。

    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則在運輸物流和製造業支持方面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他們的角色並不是被動的。這些是壓力閥,經過即時測試。

    直接的市場影響

    對於那些管理與技術或工業投入相關的衍生性商品風險敞口的人來說,這些發展不僅在長期圖表上很重要,而且在現在和未來幾季的定價活動中也很重要。關稅行動和資源配置決策之間的連接點將繼續產生連鎖反應。

    加工金屬的流動性變化,或零件所獲得的突然瓶頸,不再被視為背景噪音。耶倫先前的言論為關稅應用的產業劃分奠定了基礎,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仔細研究特定投入品(例如鎵、鍺、釹)的遠期定價如何調整。

    他們被視為具有戰略意義,我們也應該如此。因此,對沖活動不能被視為常規活動。它必須考慮到供應的暫時中斷,以及替代能源成本意外快速上漲的可能性。

    持續的外交努力或許可以緩和嚴厲的言辭,但資源的流動和先進零件的取得並不僅限於傳統的供需邏輯。當我們追蹤每一次訪問、公告或政策提示時,值得記住的是,影響力往往更體現在後續行動中,而不是標題本身。未來一周我們將檢驗這個理論。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