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元走弱,歐元/美元在北美交易期間接近1.0820上升

    by VT Markets
    /
    Apr 3, 2025
    受川普總統宣布關稅前美元下跌的支撐,歐元兌美元週三北美交易時段達到約 1.0820。美元指數(DXY)跌至104.00左右。預計關稅公告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ISM製造業PMI顯示3月出現萎縮。商業活動惡化,導致需求下降和公司裁員。川普的關稅可能會擾亂全球貿易,降低進口商品的競爭力,並減緩全球商業投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這次徵收的關稅將是史上最高,目標國家有可能透過談判減免關稅。 3月ADP就業變化數據顯示,就業人數增加15.5萬個,超過預期的10.5萬個。今日加幣兌美元匯率最強勁。儘管預期歐盟可能會徵收更高的關稅,但歐元兌美元仍繼續上漲。高關稅可能對歐元區的經濟前景產生不利影響,預計經濟成長率可能下降 0.5%。歐盟統計局報告核心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 (HICP) 成長率放緩至 2.4%,低於預期。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對控制通膨表示樂觀,儘管可能還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如果歐盟採取反制措施,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表示,正在考慮針對美國關稅的可能應對措施。歐元兌美元保持在周二的 1.0800 左右的區間內,20 日均線支撐位為 1.0778。 12月6日的高點1.0630為關鍵支撐位,而1.1000被視為阻力點。川普計劃公佈被稱為「解放日」的廣泛關稅,這可能會極大地影響全球貿易動態。我們看到歐元兌美元小幅上漲至 1.0820 左右,對美元面臨的壓力做出反應,因為在川普全面宣布新的關稅計劃之前,人們的預期正在增強。這一走勢是在美元指數下跌之後出現的,目前美元指數在 104.00 附近徘徊。這並不奇怪——當存在政策不確定性或國外出現反彈風險時,交易員往往會退出美元部位。美國經濟的整體基調也無助於美元的走勢。 ISM 製造業 PMI 再次陷入萎縮,反映出訂單減少和產量受到抑制。這顯示供應鏈動能減弱,庫存減少,最終意味著需求萎縮。鑑於我們所看到的情況,雇主削減成本、減少招聘或工作時間將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這不僅僅是一個假設。現在,隨著這些新關稅的迫在眉睫,面臨經濟放緩潛力的不僅是美國。貝森特證實,這可能是幾十年來最高級別的指控。當徵收如此規模的關稅時,那些目標國家幾乎肯定會起草相應的答案。如果針鋒相對的局勢升級,其連鎖反應就是長期的不確定性和猶豫,尤其是在製造業發達的經濟體。市場不喜歡以這種方式開始的經濟放緩週期——尤其是當它是由政府行動而不是供需變化引發時。值得注意的是,3月ADP就業數據意外上漲——新增就業15.5萬個,而市場預期為10.5萬個——這也是短期交易者感到困惑的另一個原因。但這個數字並沒有改變中期前景。大部分就業成長可能出現在低薪或臨時產業,這不會顯著改變消費者支出策略或商業信心。當就業和工業產出等不同指標朝相反方向變動時,我們只需尋找尚未滲透的滯後影響跡象。在大西洋彼岸,儘管人們普遍預期歐元區將受到美國貿易限制的影響,但歐元迄今尚未下跌。異常?事實並非如此——較弱的北美人氣通常會在短期內支撐歐元兌美元等主要交叉貨幣。然而,歐盟統計局最近披露的核心 HICP 降至 2.4%,低於預期,這更能說明問題。歐洲央行發現自己正在本已緊張的消費者定價與面對國外需求衝擊保持警惕的需要之間取得平衡。拉加德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她表示歐洲央行可能需要根據外部壓力的發展進行調整。儘管市場並非完全確信這一點,但還是有一定的信心。如果進口關稅大部分轉嫁到歐盟的零售價格上,通膨預期可能再次高於當前水平,從而迫使先前被擱置的貨幣緊縮政策得以實施。在布魯塞爾,馮德萊恩證實,戰略反制措施已在討論中。如果歐盟方面採取報復性關稅,這將從孤立行動擴大到更廣泛的貿易減速。這再次影響了成長預測。內部預測表明,如果貿易升級繼續不受控制,預計經濟成長將下降 0.5%,尤其是在德國等製造業密集型經濟體中。這個數字並不是理論上的——我們已經在 2018 年貿易緊張局勢中看到了類似的影響,這表明在更強大的政策下,過去的模式可能會重演。價格方面,歐元兌美元繼續維持在中級阻力位以下。儘管昨日有所上漲,但仍局限於週二既定的區間內。支撐位仍在20日均線1.0778附近,若價格再次回落至該水平,技術買家可能會再次入場。如果當前情況進一步惡化,跌至 12 月的最低點 1.0630 可能會考驗整體風險偏好。另一方面,收復 1.1000 將顯示美元將進一步普遍走弱。隨著「解放日」關稅臨近公佈,保持對跨資產流動變化的敏感度是有益的。我們目前關注的是利率差異、政策基調以及新出現的報復措施,這些措施可能會在未來幾天變得更加明朗。關稅範圍或豁免中的任何意外因素都將決定風險的下一步流向。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