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半導體戰略
這一發展反映了亞洲三大經濟體為保護其產業免受美國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影響而做出的協調努力。每個國家都根據半導體產業的共同需求,策略性地調整其進出口。日本、韓國需要原料,就會把目光投向中國。反過來,中國將自己定位為兩國生產的成品技術的現成購買者。此舉並非僅僅意味著物流合作,還會直接影響科技期貨市場的交易量、貨幣流動和預期。其目的不僅是為了穩定,還要重新定向供應鏈,以避開美國貿易壁壘。這一意圖本身就向我們發出信號,半導體的區域對沖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甚至更加本地化。隨著三國自由貿易協定籌備會議的進行,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週,三國的貿易部將採取逐步、謹慎的行動。這裡傳達的訊息並不微妙。他們計劃透過相互協議來減少受到非區域貿易壓力的脆弱性。時機很重要。這些都是先發制人的措施——遠在全面徵收關稅之前。對市場波動的影響
對我們來說,這表明圍繞半導體相關工具的波動不會是短暫的。一方面,對這些合作夥伴之間更自由的貿易的預期可能會對一些投入品的價格造成下行壓力。另一方面,美國即將出台的措施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提高選擇權保護的溢價並擴大利差。這種不對稱表示隱含波動率以及技術指數的日曆價差可能會改變。鑑於半導體價值鏈經常跨越多次國界,此類調整並不局限於三個國家。當企業重新調整供應商或改變零件路線時,其連鎖反應會改變與貨運、科技硬體和稀土金屬相關的衍生性商品市場的時間和交易量。李在鎔和齋藤準備重新定向進口並開啟談判,這表明這不僅僅是一種臨時解決方案。他們正在進行應急準備。這表明我們預計對沖需求將持續存在。同時,王毅表示願意進行高層會談並同時擴大採購目標,這顯示中國希望在更深入的談判之前為進口管道賦予彈性。我們應該預期亞洲科技市場的情緒將在節奏上與政府公告保持一致,即使基調不會改變。每一輪新會議或出貨數據都可能引發正面的價格發現。目前的調整最初可能會增強人們對區域合約的信心,但隨著這些供應轉變逐漸紮根,與舊模式相關的立場可能需要進行審查或取消。那些活躍於與亞太貿易流動相關的衍生品結構的人應該重新審視先前雙邊緊張局勢中所基於的假設。這些舉措是三邊的、有組織的,而非非正式的或被動的。他們修改的聯繫對於估值、展期日期和保證金成本而言都是實質的。從實際角度來看,如果半導體仍然是貿易談判的核心,那麼一旦新的路徑穩定下來,我們可能會開始看到更可靠的期貨定價。在此之前,我們仍將保持警惕,預計盤中波動幅度將更大,且實物掛鉤標的的交割估計將進行修訂。跨港口或跨航運部門的價差交易也可能間接地開始為這些轉移定價。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