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積極支持港元,買進127.6億港元。幹預總額已達296億港元。港幣已觸及其允許交易區間的弱值下限,促使金管局拋售美元兌港元。自1983年以來,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一直與美元掛鉤,交易區間為1美元兌7.75至7.85港元。
貨幣發行局製度的機制
香港金管局使用自動調節機制將港幣維持在此區間。其貨幣發行局製度確保每一港元都由美元儲備以固定匯率支持,將貨幣基礎的變化與外匯走勢掛鉤。當港幣接近7.75的強方時,香港金管局賣出港元並買入美元,增加流動性。相反,當港元接近7.85時,香港金管局買入港元並賣出美元,消除流動性。這使匯率在指定的交易區間內保持穩定。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是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典型應用。香港金融管理局採取行動維持聯繫匯率制,隨著美元需求增加而買進當地貨幣。每次他們買入港元,都有效地收緊了流動性條件,推高隔夜利率並提高做空該貨幣的成本。這正是該框架的設計初衷,即在不訴諸政策自由裁量權的情況下錨定預期。
近期近300億港元的干預措施凸顯了資本外流的頻率和持續性,或將匯率推向7.85關口的頭寸壓力。我們認為,這通常反映了與美國的利率分化,或對高收益美元資產的需求上升。無論如何,該體系仍保持機制健全。流通中的每一筆港元都有支撐,只要這些儲備保持穩固,就沒有理由質疑聯繫匯率制。
掛鉤機制的涵義
這表明,短期內利率和貨幣將呈現更多雙向波動。香港的融資成本可能會上升。雖然不會大幅攀升,但會比過去幾個月我們習慣的水平明顯收緊。
受香港金管局行動影響,隔夜銀行間利率也隨之變化,這將對利率曲線產生連鎖反應。我們預期隱含波動率也會上升。你可能會發現短期掉期點變得更加活躍,尤其是與前端利率預期掛鉤的點。
這意味著遠期外匯點的定價可能會發生變化,既反映了港元融資價值的上升,也反映了對央行進一步採取防禦性幹預措施的預期。與短期掛鉤的衍生性商品——尤其是那些對隔夜或一個月固定利率敏感的衍生性商品——可能會變得難以預測。
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定價模型過於依賴穩定性假設,這種機械性的緊縮可能會讓定價模型措手不及。一旦觸及7.85水平,人們往往會淡化本地流動性收緊的速度,但現貨防禦操作的頻率表明,這種模式正在不斷演變。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並非個案。
這意味著,那些對貨幣有方向性偏好的人應該謹慎使用槓桿。本地資金成本的隔夜飆升可能會引發滑點,尤其是在對利差敏感的部位。同樣,區間頂部的壓力可能會持續數週,尤其是在美國利率維持現狀或進一步攀升的情況下。
隨著聯繫匯率制的穩固,波動性可能會從即期匯率波動轉變為掉期利差和利差的變動。值得關注外匯基金票據的總發行量,因為它是香港金管局首選的流動性管理工具之一。發行量的增加通常會補充外匯幹預,不應孤立地看待。
不同期限的殖利率可能不會同步變動-考慮到外匯幹預的速度,較短期限的債券可能會做出更劇烈的反應。這意味著曲線將趨於平緩,至少在本地市場是如此。
這並不意味著整個曲線會在一夜之間重新定價,但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從套利的角度來看,持有空頭部位相對於持有多頭部位的吸引力是否會降低。我們認為,短期活動仍將保持被動,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是否需要進一步購買美元的預期影響。
關注本季末的緊張程度。三個月期國債的任何緊縮都可能預示著更廣泛的融資擔憂,儘管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同時,對於依賴本地市場低波動性或低利差的頭寸,必須考慮剩餘幹預帶來的額外噪音。
有理由預期短期工具會出現輕微的錯位。這種情況不會持續,但當頭寸調整過度或與美國利率路徑密切相關時,它可能會頻繁出現,並產生影響。
更廣泛的風險情緒在此並非無關緊要。但就目前而言,掛鉤的直接機制正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認為,預期應該重新調整,轉向略微穩固的融資條件和前端衍生性商品價格波動。
這包括外匯遠期合約、短期掉期以及支撐這些合約的基準利率。防禦方面的每一次轉變都傾向於進一步收緊政策。過去幾週的情況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這樣的轉變。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