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私部門6月進一步復甦,綜合PMI初值從5月的50.2上升至51.4。這一增長得益於服務業活動的增強和製造業產出的再次增長。儘管如此,需求狀況依然脆弱,新業務僅溫和成長。部分由於美國關稅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導致的海外需求疲軟,持續影響出口。企業對未來持謹慎態度,市場情緒仍接近疫情後的低點。
然而,也有一些正面的跡象:投入成本通膨降至15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就業成長率達到近一年來的最快水準。6月公佈的初步數據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事實:經濟正在恢復一些韌性。綜合PMI從50.2升至51.4看似微不足道,但考慮到過去18個月的情況,這並非無關緊要。推動經濟復甦的因素是服務業的顯著回升和製造業產出的恢復成長——這兩個部門在上一季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相互拖累。
然而,儘管產量水準有所上升,但整體需求並未完全跟進。新業務擴張平靜,甚至有些疲軟,這表明國內外客戶仍然不確定。出口尤其面臨壓力。進口稅上調和全球貿易規則混亂帶來的國際逆風阻礙了外國訂單的下達。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很容易就能注意到其對更廣泛的產業規劃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未來預期也尚未恢復到2020年前的水準。樂觀情緒仍然低迷,甚至可以說是猶豫不決。商業信心通常受國際情勢而非國內擔憂的影響更大——儘管這種影響並不大。事實上,無論是小型企業還是大型製造商,在擴張或進行新投資之前都會三思而後行。
然而,並非所有指標都保持中性或持平。投入成本通膨明顯回落,目前處於去年年初以來的最低水準。這為企業提供了一些喘息空間,尤其是對於那些嚴重依賴進口能源或原料的產業而言。這也為企業提供了穩定定價決策的空間,無需立即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同時,勞動力擴張步伐加快。就業人數增幅創下近一年來最快,至少顯示人們對訂單流短期內不會惡化有一定的信心。這正是我們感興趣的所在。數據顯示,情勢並非朝著單一方向發展。既沒有明顯的成長趨勢,也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但最重要的是這種改善的不均勻性——以及改善的發生地點。
現在,考慮到產出已經回升,但定向需求仍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或許可以合理地假設經濟活動正在形成底層。但同樣可以合理地認為,經濟活動不會出現太大的上限——尤其是在全球貿易風險和情緒指標窄幅波動的情況下。這為我們思考潛在的短期走勢提供了一個框架。
就業擴張有助於緩解對經濟急劇下滑的擔憂,但這也意味著部分地區對收入和消費的預期可能會適度上升。成本壓力的緩解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緩通膨,從而影響利率假設。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對日圓的錨定將更加牢固,尤其是在東京和其他主要貨幣之間的外部政策分歧擴大的情況下。
就部位而言,這有助於對產出敏感型細分市場進行適度的方向性敞口,儘管可以透過防範需求下行低迷的工具進行對沖。我們不會將早期產出成長視為對更廣泛趨勢的自動確認。各個細分市場(尤其是出口)的不一致表明,所有數據尚未在一個週期內同步變化。
另外值得記住的是,去年數據走弱的基數效應提高了解讀月度成長的門檻。像我們剛剛看到的那樣,PMI數據的小幅上漲在紙面上看起來可能比在實際供應經理看來更有意義。如果通膨預期跟隨投入成本放緩的趨勢,短期交易仍有一些空間。
尤其是在殖利率曲線方面,如果就業強勁導致國內消費溫和回升,這可能會進一步收窄殖利率差距。在這種情況下,策略日曆價差可能會受益於預期與央行反應之間的錯配。話雖如此,現在還不是滿懷信心地冒險投資高貝塔係數資產的時候。新訂單疲軟以及海外需求持續存在的不確定性仍帶來長期影響,顯示應對措施應該更傾向於靈活應對,而非堅定承諾。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