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長上田討論了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這取決於經濟前景實現的可能性。上田指出,物價既有上行風險,也有下行風險,日本央行在決定政策調整時將持續密切關注數據。越來越多的人認為,2025年下半年可能會出現悲觀的經濟數據。全球經濟情緒已開始下滑,由於不確定性很高,分析各種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當前利率立場
目前,日本央行似乎並不急於實施下一輪升息。這項決定似乎被推遲,可能要到2026年1月。儘管上田的言論傳達出一種謹慎而耐心的立場,但其潛在訊息反映出,如果條件合適,央行正在為調整政策做好微妙的準備。央行並未排除提前調整的可能性,但未來的任何舉措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即將公佈的數據,尤其是薪資、通膨軌跡和企業信心指數。
央行謹慎的語氣表明,在任何明確的緊縮階段開始之前,願意給予經濟更多時間展現持續強勁的跡象。我們注意到,這裡的時機並非隨意而為。市場已經在謹慎評估2025年末。這個窗口期會帶來一系列經濟變量,這些變量可能會使結果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果消費者價格未能維持當前走勢,則可能出現通貨緊縮風險。
此外,人們對出口放緩的擔憂日益加劇,尤其是與亞洲各地需求疲軟相關的出口放緩。這些因素如今已開始影響較長期合約,隨著我們進入未來幾季,隱含波動率將逐漸上升。先前概述的謹慎立場至關重要,因為即使某些行業名目工資出現上漲,國內消費復甦依然脆弱。目前,資本投資保持穩定,但如果融資成本過早上升,其基礎將十分脆弱。對於那些面臨利率路徑偏差風險的投資人而言,這種暫時的靜態立場仍然需要審慎的部位配置。
監測關鍵催化劑
鑑於預計未來兩到三個季度利率將保持穩定,我們的重點轉向選擇尾部風險。下行保護的傾斜度更加明顯,尤其是當交易員試圖對財年末基調的變化進行定價時。掉期遠期曲線趨平表示沒有出現普遍的恐慌,但也反映出一種微妙的謹慎。風險分佈不均,定價也持續反映這種不平衡。
我們也觀察到日圓相關性逐漸變化,這為外匯波動性穩定後的相對價值策略打開了大門。由於實際殖利率仍為負,且通膨預期在窄幅區間內波動,因此存在一種走鋼絲效應。這使得我們更加重視監控特定的催化劑:工資調整、公用事業價格或春季獎金談判。任何意外因素都可能大幅推高短期利率——即使政策本身沒有立即轉變。
我們目前正在更密切地追蹤5年/10年期和5年/30年期殖利率曲線,因為這兩條曲線都已開始出現短暫但急劇的陡峭化走勢。這感覺不像是方向性重新定價,更像是市場參與者正在適應2026年第一季升息機率的降低,本質上是根據市場基調而非經濟趨勢來重新調整他們的時間表。期貨交易量支持了這個觀點——目前還沒有急於重建短期部位。
整體而言,現狀為建立假設中等波動率的部位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同時仍保持快速調整的準備。關鍵在於避免與單一結果緊密相關的敞口,尤其是在價格壓力可能根據冬季消費和能源流動而雙向波動的情況下。進入第二季度,我們更青睞圍繞3月至7月窗口構建的日曆價差和條件曲線陡化策略。這些策略的收益率相對較高,同時對前瞻性指引的變化保持敏感。
這更多的是時機不確定性,而非方向性疑慮——因此,交易活動主要集中在期權到期窗口,而非直接的債券走勢。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