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經濟報告後,利率預期發生變化,各大央行考慮調整政策

    by VT Markets
    /
    Jun 9, 2025
    由於非農就業數據(NFP)高於預期,且各國央行的鴿派情緒減弱,利率預期已轉向更強硬的立場。大多數央行似乎正在等待夏季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然後再做出進一步的政策決定。聯準會預期利率將下調46個基點,且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99%。歐洲央行預期利率將下調25個基點,維持目前利率的可能性為87%。同時,英國央行預期利率將調降40個基點,維持目前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94%。

    中央銀行政策和機率

    加拿大央行預測利率將下調27個基點,維持穩定的機率為78%。澳洲儲備銀行預計利率將下調71個基點,降息機率為77%。紐西蘭儲備銀行預測利率將下調29個基點,維持不變的機率為69%。瑞士央行預計利率將下調46個基點,降息機率為73%,其餘可能性為降息50個基點。到年底,日本央行預計將利率下調17個基點,維持目前利率的機率為99%。從我們已經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全球各國央行都在逐漸淡化鴿派訊號。非農就業數據走高支撐了強勁的宏觀環境,再加上各國央行在放鬆政策上的猶豫不決,導致市場參與者修改了對降息的預期。這些都不再是理論上的——它們已被快速且清晰地反映在利率期貨中。 鮑威爾目前的利率立場表明,短期內利率將維持不變,美國短期利率反映出即將採取鴿派行動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些數據幾乎沒有模糊性:46個基點意味著曲線仍在反映未來幾年的一些走勢,但目前,交易員大多已收回了先前對寬鬆政策的樂觀情緒。這為美元的融資成本創造了一個更高的下限,增加了美元套利和掉期部位保持穩定的壓力,至少目前是如此。 拉加德的團隊今年仍預計會小幅下調一次利率,但歐元交易員已經對低於預期的數據改善做出了反應,因此市場已經消化了短期寬鬆可能性的降低。由於未來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87%,任何偏差都需要核心CPI趨勢發生重大轉變,或成長數據大幅惡化。否則,歐元區的利率將維持現狀。對於短期歐元利率工具,利差持續收窄,本週期更積極調整的預期落空。貝利的預測介於兩者之間──既不過度僵化,也未完全傾向寬鬆。鑑於未來隱含利率變動幅度為40個基點,且下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94%,市場定價顯示6月和7月數據將成為任何措施的成敗決定因素。我們認為應繼續關注薪資成長和服務業通膨。 如果出現上述任何僵化,都可能導致長期英國國債和短期英鎊合約的隱含波動率急劇波動。考慮收緊對終端利率調整敏感的工具的敞口。麥克萊姆目前的定價——預計利率變動幅度僅為27個基點,且利率維持現狀的可能性為78%——證實了渥太華的中間路徑方針。加拿大的成長前景有所放緩,但核心數據已證明通膨具有抗通膨能力。沿著 CAD OIS 進行定位可能會受益於相對於更活躍的央行的進一步相對價值機會,尤其是在跨期限交易中。

    對貨幣和利率策略的影響

    同時,布洛克曲線下移71個基點,反映出市場對寬鬆政策的猜測,這可能仍比目前經濟數據所證實的水平高出一步。儘管77%的降息信心值得關注,但數據尚未持續疲軟到足以保證這種程度的信心。活躍於澳元掛鉤結構的交易者應警惕季度CPI數據發布前後的錯誤定價,因為市場仍有可能以激進的方式平息一些降息預期。 奧爾的展望估計下調幅度略低於30個基點,並假設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69%。如果房價進一步下跌或零售需求萎縮幅度超過預期,仍有可能出現鴿派傾向。但目前,掉期交易顯示紐西蘭央行將選擇觀望。如果我們觀察兩年期掉期市場,如果短期降息被延後到2025年,利率陡化的壓力可能會加大。我們認為曲線調整的空間可能被低估了。 在喬丹的機構,瑞士法郎扮演雙重角色——低收益資產和防禦資產。市場預測瑞士法郎利率將下調46個基點,降息機率高達73%,因此市場傾向在狹窄的窗口期內實施寬鬆政策。然而,瑞士法郎隱含波動率的表現低於這個機率水平,這可能是由於瑞士央行謹慎的歷史預期。如果利率決議開始與市場預期的高端保持一致,這可能為做空瑞士法郎的交易鋪平道路——利差仍然是套利交易的關鍵。 上田的路徑與其他路徑不同。到年底,市場價格僅消化了區區17個基點,而政策保持穩定的可能性非常大,這表明政策具有非凡的耐心。交易員通常對殖利率曲線控制機制和直接購買日本國債更感興趣,而不是利率投機本身。這是正確的——任何政策轉變都更有可能透過技術性調整而非直接的利率調整來實現。應該注意購買或政策走廊的任何調整。 日圓對美國利率重新定價的敏感度依然很高;跨市場反應值得密切關注。鑑於利率路徑情境的多樣性,與不同貨幣政策假設掛鉤的相對價值交易看起來越來越可行。央行預期的離散度目前有所壓縮,這意味著,當數據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時,市場反應可能會更加劇烈。我們建議保留期權覆蓋,以保持應對突然調整的靈活性。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