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組織下調了全球經濟預測,特別影響美國、英國、中國和日本的增長。

    by VT Markets
    /
    Jun 3, 2025

    經合組織 (OECD) 已修訂各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測。預計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 GDP 成長率分別為 2.9%,低於先前預測的 3.1% 和 3.0%。美國預估 2025 年成長率為 1.6%,低於先前預測的 2.2%;2026 年成長率為 1.5%,略低於先前預測的 1.6%。預計歐元區 2025 年成長率為 1.0%,2026 年成長率為 1.2%,上述數字維持不變。

    中國和英國

    中國2025年的成長預測已調整為4.7%,略低於先前的4.8%,2026年的成長預測仍為4.3%。英國的預測也已下調,2025年和2026年的成長預測分別為1.3%和1.0%。日本2025年的GDP成長率預計為0.7%,低於先前的1.1%,2026年的成長預計將為0.4%,略高於先前的0.2%。經合組織指出,關稅等經濟政策的潛在影響是這些預測修訂的一個因素。

    經合組織的這些調整不僅顯示預期成長普遍放緩,還顯示與現行政策決策和需求狀況相關的預期正在重新調整。這些數字不僅顯示了捨入誤差,還顯示經濟學家的謹慎情緒,這種情緒受到信貸條件收緊、消費低迷以及全球貿易動態重新評估的影響。

    對於我們這些關注隱含波動率和利率預期的人來說,鮑威爾近期的數據敏感度具有更深遠的意義。美國2025年的成長預期從2.2%下調至1.6%,標誌著國內成長動能放緩,這可能使降息比先前考慮的更為可行。這種措施將迅速重新定價利率市場——短期伽馬值回升,這使得靈活的全曲線配置變得更加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偏離軟著陸敘事可能會迅速蔓延到利率波動率。拉加德的利率週期在這裡反映在歐元區保持不變的數據中。雖然歐元區沒有出現下調,但歐洲央行在維持通膨預期的同時推動政策放鬆的微妙舉措將直接影響殖利率差交易,有利於外圍債券的持續壓縮。我們傾向於將短期波動率投入關鍵數據中,同時減少更積極的降息押注,除非核心指標大幅下降。

    中國經濟成長及其全球影響

    在中國,從表面上看,從 4.8% 到 4.7% 的變化微不足道。但這標誌著全球成長引擎尚未恢復到疫情前速度的另一個臨界點。這不僅給區域商品生產商帶來壓力,也給那些在亞洲(除中國外)進行循環投資的企業帶來壓力。

    我們對 CNH 波動率偏差帶來的尾部風險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對任何圍繞房地產救助或信貸刺激的新舉措。蘇納克進入一場可能競爭激烈的競選的立場與英國 GDP 預測下調相呼應。2025 年降至 1.3%,2026 年進一步降至 1.0%,顯示在疲軟的政策緩衝下,生產力和消費者壓力將減弱。

    這為英國利率趨陡創造了肥沃的土壤,但由於部位並不像一些人預期的那樣輕,我們正在關注 CPI 意外數據引發的急劇逆轉。岸田文雄較低的成長預期——2025年為0.7%,2026年僅略微上調至0.4%——引發了人們對實質薪資停滯和結構性疲軟的關注。這與其說是經濟過熱,不如說是國內需求疲軟。

    日圓多頭選擇權已然頗具吸引力,而對遠期偏斜的需求則表明,其他人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日本國債的久期需求已不再只是退休金的話題——它開始反映預期的政策慣性。

    所有這些都傳遞出一個強烈的訊號:如今,被動的政策週期比宏觀經濟狀況本身更能驅動跨資產波動。我們追蹤這些變化,不僅將其視為資料修正,更將其視為重新校準風險敞口的可見抓手。這些並非抽象的預測——而是觸發短期定價波動的警訊。

    較長期隱含利率保持相對穩定,這引發了日曆價差。與其將長期理性化,不如交易正在波動的市場。這並非關乎某個國家的數據,而是關乎應對能力和重新調整的信念。當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時,我們會進行調整——不是大刀闊斧的調整,而是在Delta對沖和條件風險塑造的層面上進行調整。請保持這種視角的穩定。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