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中國從香港進口的黃金增加至近59噸,幾乎是3月份的三倍,與去年同期持平。儘管價格上漲,但需求仍然強勁,這可能是由於銀行獲得了更高的進口配額。淨進口量達43噸,而上個月對香港的淨出口量為43噸。這項數據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海關部門已經公佈了中國4月的黃金進口總量。
重要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資訊僅供參考,不應作為財務建議。它強調了與市場投資相關的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鼓勵讀者在做出財務決策之前進行自己的徹底研究。所有風險,包括可能的全部損失,均由讀者承擔。
四月份,內地從香港進口的黃金淨增加量達到59公噸,反映出自三月進口量大幅下降後的強勁反彈。這一轉變可以部分歸因於配額的擴大——大陸銀行可能被賦予了更大的靈活性來補充庫存。隨著價格達到歷史高位,實物需求的持續性凸顯出更深層的趨勢。
當前的情況不僅僅是銷售復甦,而且儘管受到價格限制,但更廣泛的需求似乎仍在持續。為了解讀這一點,我們需要記住,香港的貿易數據通常可以作為中國商業黃金流動的代表。當許可管道釋放或分配限制修改時,進口量通常會激增,這兩件事似乎都在四月發生。
這與早先海關聲明中提到的全國進口量增加相一致,這意味著這些數據只是以地理粒度細化了這些標題。
貴金屬趨勢洞察
對於那些考慮貴金屬短期方向性或動量轉變的人來說,這至少給我們指出了一個結論:在政策寬鬆的情況下,目前的黃金定價可能尚未抑制需求。因此,雖然國際市場權衡利率和美元強勢,但在東方,需求更多是受到內部准入而非價格彈性的驅動。
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四月份的資金流動——特別是與三月份的淨出口國狀況相比——可能不僅反映了對監管明確性的回應,也反映了對貨幣多元化、通膨穩定努力的持續預期,甚至是對其他地區金融緊縮的準備。
配額准入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引發實體需求的回饋循環,並最終影響全球定價動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流量不僅告訴我們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還告訴我們未來曲線上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風險溢價和波動性指標可能暫時受到壓縮,但其基本行為是適應性的。
如果這些不同的訊號持續下去,基於地理和政策的套利機會可能會擴大。機構參與者通常對套利窗口的變化的反應比大盤更快,因此,觀察轉口模式或經由香港重新路由可以為我們提供比以往更多的線索——尤其是在人民幣流動性和外部政策發揮作用的情況下。
區域需求的持續強勁可能會考驗那些純粹基於投機疲勞而假設價格調整即將發生的對沖策略。簡而言之,四月份的數據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儘管傳統上價格訊號受到限制,但某些需求仍然保持不變。
目前,我們一方面關注流動性供應,另一方面密切關注下游庫存變動,特別是商業銀行方面的變動。與現貨定價掛鉤的衍生性商品應該會稍微延遲地反映這些流動——在此之前,技術超買訊號可能會繼續表現不佳。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