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錄得140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受進口增加和關稅影響

    by VT Markets
    /
    May 6, 2025

    美國3月國際貿易差額為-1405億美元,預期為-1370億美元。先前的貿易差額為-1227億美元,創下美國貿易逆差的最高紀錄。商品貿易差額從先前的-1478.5億美元擴大至-1631.7億美元。出口成長0.2%,進口成長4.4%。由於關稅提前實施,進口額增加了 178 億美元,達到 3,468 億美元。

    醫藥製劑進口增加209億美元,電腦配件進口增加20億美元,乘用車進口增加21億美元。然而,由於黃金購買放緩以及鋼鐵和鋁關稅的影響,工業供應和材料下降了107億美元。成品金屬形狀減少了103億美元,非貨幣黃金減少了18億美元,原油減少了12億美元。成品金屬形狀數量大幅減少,季減45%,反映了關稅實施前的囤積,以及3月12日關稅實施後產量的下降。

    預計未來幾個月這種情況將趨於穩定。報告顯示,美國3月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進口量增加遠超預期,超過出口量的微小增幅。商品貿易逆差急劇擴大,主要原因是醫藥、技術相關產品和汽車進口激增。同時,曾經導致進口量膨脹的領域——例如黃金、鋼鐵和金屬成品——由於早先的囤貨導致關稅實施後需求疲軟而萎縮。

    數據表明,企業選擇在已知的關稅上調生效之前提前發貨。我們將此行為解讀為對政策不確定性的反應,而政策不確定性在過去兩個月中導致了庫存的廣泛累積。這解釋了為什麼進口藥品和其他高價值商品的數量每月大幅增加。此類扭曲不太可能持續很長時間,尤其是在關稅實施後需求模式和投入成本重置時。

    金屬成品進口量與上個月相比暴跌近一半,這是對成本上升前加速採購的反應。這種回撤顯示暫時上漲之後出現有意放緩,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對貿易高度敏感的行業中。我們在過去的周期中見證了類似的模式,即企業在政策變化之前急於維持利潤率,然後退出,直到價格和供應鏈進行調整。

    對於監測近期波動以及利率或選擇權市場定位的人來說,顯然不能只衡量當前的資金流動。相反,注意力應該轉向認識到這些變動是否反映了避免短期監管成本的一次性嘗試。短期流量似乎被誇大了,因為尾端消費需求尚未跟上進口激增的步伐。由此看來,預計未來幾次發布的國內生產指標將面臨壓力是合理的。

    庫存的下降速度將會更慢,特別是當需求落後於進口熱潮時。工業供應量下降表示使用量和資本部署疲軟,而材料投資或出口敞口並未抵消此影響。這與更廣泛的商業數據一致,這些數據表明,由於現在入庫成本較高,而提前囤積過多庫存的動機較少,企業不願吸收增加的庫存水準。

    在評估風險敞口時,值得繪製出持續購買的行業與受到限制和成本壓力抑制貿易的行業之間的差異。降低成品金屬和非貨幣黃金等投入的優先順序表明,一些供應鏈在安排庫存週期與貿易條件之間的時間方面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製造業驅動的對沖策略中。

    對我們來說,行動不僅在於關稅驅動的轉變本身,還在於定價壓力和時機決策如何融入與商品相關的工具。近期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顯示價格和物流趨緊,在部位緊張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短期入場。同樣,工業進口的下降也起到了平衡作用,可能消除今年早些時候已計入利差的部分拖累因素。

    總而言之,這種環境要求我們更加關注時機錯配和政策反應性貿易模式——這些不是敘述,而是可識別的數量訊號,具有可追溯的成本影響,反映在掉期和工業活動的遠期指標中。關鍵機會在於分析這些數據,對可衡量的數據做出反應,而不是在徵收關稅之前的假設。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