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受到巨大不確定性的限制。短期內,由於需求減少,歐元區通膨受到關稅的負面影響。與大多數人的預期相反,歐元並沒有因為關稅的出台而走弱。如果中國將出口轉移到歐洲,能源價格下降,歐元走強,那麼儘管徵收關稅,歐元區的通膨率可能不會上升。
川普總統發起的貿易戰造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歐元區的經濟成長。2018年貿易衝突的教訓表明,關稅可能會造成暫時的通貨膨脹,但也會阻礙經濟成長,最終對通貨膨脹產生負面影響。當前情勢與過去的經驗不同,其演變仍有待觀察。
從本質上講,該文章概述了關稅——特別是由美國主導的貿易緊張局勢引發的關稅——可能反而導致歐元區通膨率下降,而不是通常預期的物價上漲。這主要是因為經濟壓力導致需求減少,以及中國出口轉向歐洲等可能性。令人驚訝的是,歐元走強,打破了貿易中斷會拖累歐元的預期。
正如我們在先前的事件中所看到的,尤其是在2018年,關稅帶來的早期通膨效應往往不會持續。最終,貿易減少將損害經濟產出,進而對通膨數據造成更大影響。這些發展對於短期和中期工具的定位具有重要意義。
有跡象顯示家庭和企業都面臨下行壓力,當局突然採取緊縮措施的風險可能會降低。同時,波動性更受到全球政治行動而非宏觀經濟趨勢的影響,這縮小了通膨令市場措手不及的情景範圍。
現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消費需求的防禦性行為,而且貨幣在面臨摩擦時也抵制貶值。這項變更對定價模型和風險價值估計中的舊假設提出了挑戰。未來幾週即將公佈的德國數據將揭示歐元堅挺的論調是否能夠持續,但我們應該已經準備好重新調整依賴關稅實施後通膨自動傳導的押注。
與以往一樣,定位必須提前轉變。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各主要產業的庫存數據,尤其是那些受到亞洲商品轉向影響的產業。如果歐洲港口的運輸量開始與中國出口轉移量一致,與能源投入和運輸相關的對沖策略可能會導致定價行為發生重大轉變。
期權市場將告訴我們故事的下一部分。要特別關注貨幣走勢是否出現偏差,因為如果政策制定者進行幹預——無論是口頭還是其他方式——歐元目前的穩定性可能會比許多模型反映的更快崩潰。
由於波動性更受到策略性貿易轉向而非經濟數據的影響,利差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擴大,但不一定是均勻擴大。貿易衝擊和消費者價格之間的歷史關係已經改變了。我們現在的情況是,產出指標比價格數據更值得關注。
如果工業生產指標停滯不前,那麼在考慮與利率遠期或通膨曲線掛鉤的衍生性商品時,僅此一點就足以證明採取防禦性立場是合理的。從許多方面來看,通膨作為預測央行本季可能如何行動的訊號似乎正在消退,這意味著必須更加重視交易量和情緒指標來指導曝險。
因此,儘管大部分大盤可能仍關注高層宏觀預測,但透過降低需求和穩定貨幣表現而引發的調整,為完善短期風險定位提供了一個狹窄但有用的窗口。如果前瞻性成長預期惡化,我們將對後視通膨意外被忽視尤為敏感。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