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因關稅減免而受到支撐,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之前的拋售憂慮中上漲

    by VT Markets
    /
    Apr 15, 2025

    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五飆升 1.81%,部分從週四的拋售中恢復,但尚未達到週三的高點。在川普政府宣布對中國電子產品實施臨時關稅豁免後,期貨價格進一步上漲 1.3%。高盛公佈了其業績,盤前股價上漲超過 1%,並拉開了企業業績重要一週的序幕。同時,AAII 投資者情緒調查反映出看跌情緒,個人投資者 28.5% 看漲,58.9% 看跌。

    市場支撐與阻力

    上週,標準普爾 500 指數從 4,835.04 點的局部低點上漲了 5.70%,暗示儘管存在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但市場仍有可能觸底。阻力位在 5,480 附近,關鍵支撐位在 5,000-5,100 附近。納斯達克 100 指數週五上漲近 2%,受關稅豁免政策的推動,預計蘋果等科技巨頭將受益。期貨開盤上漲 1.7%,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阻力位在 19,000-19,200,支撐位在 18,200。

    VIX 指數雖然脫離高位,但仍高於歷史正常水平,顯示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它通常與市場走勢呈反比,較低的 VIX 表明可能出現逆轉。標普 500 期貨合約今早上漲 1.3%,顯示開盤時可能有買盤興趣。關鍵支撐位在 5,350-5,400 附近,阻力位在 5,500 附近。

    交易者與投資者市場

    文章概述了在政策轉變和盈利季節預期推動的波動之後,股市,特別是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反彈。儘管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五上漲近 2%,但這只是部分逆轉了周四的跌勢,基準指數仍落後於週三的高點。受川普政府將暫時免除部分中國電子產品關稅的消息支撐,期貨市場暗示本週將進一步上漲——市場將此舉解讀為對科技領域利潤率的支持。

    高盛是首批公佈業績的大型股公司之一,其股價在開盤前上漲。這顯示人們對未來幾天即將公佈的公司業績充滿信心。然而,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 (AAII) 情緒調查凸顯了散戶的謹慎態度:近 59% 的受訪者看跌,是看漲人數的兩倍多。這種悲觀情緒常常為反向操作定下基調。

    從技術角度來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近期的低點 4,835 點目前正充當一個軟臨時基礎。我們正在密切關注 5,000 至 5,100 之間的區域,以尋找進一步的需求證據。動量指標和價格走勢表明,5,480 附近的阻力位可能很快就會再次受到考驗,但需要突破 5,500 以上的力量才能突破當前區間。

    對於科技股佔比較高的那斯達克 100 指數來說,消費性電子產品關稅減免起到了提振作用。該指數上漲近2%,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製造商和供應商的成本結構將會改善。期貨價格高於 1.7% 表示開盤時市場熱情持續,但事實證明,19,000-19,200 區間目前是上限。重要的是,在 18,200 附近有一個緩衝,買家最近也介入了該緩衝。此區間波動的規模和方向將影響未來的預期。

    波動性依然頑固。儘管 VIX 已從上週的高點回落,但仍遠高於其數月平均值。通常,當 VIX 高於正常水平時,股票交易員會尋找最終的平靜期。但就目前而言,這顯示投資人對選擇權的定價仍較為謹慎,尤其是在下檔方面。

    今天早上標準普爾 500 期貨市場的趨勢——上漲近 1.3%——反映出人們對近期催化劑的高度關注。5,350–5,400 區間在盤前交易中一直很活躍,這表明短期交易者明顯有興趣在該窗口內尋找某種形式的支撐。5,500 處的阻力位仍舊起到短暫的牽引作用。

    儘管整體走勢看似有序,但底層部位數據顯示機構投資人的立場更為防禦。我們注意到短期看跌期權價格仍然較高,這意味著對沖仍然完好。這並不否定最近的反彈,但確實表明懷疑論調尚未消散。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要選擇性地進行方向性投注。

    必須尊重突破關鍵支撐位的走勢,但未能突破阻力位(尤其是在 5,500-5,520 區域)可能會提供減弱強勢的機會。如果納斯達克 100 指數未能明確突破 19,000 點關卡並重新測試 18,250 點附近的前期低點,則同樣如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幾天的收益將具有與實際結果同樣重要的解釋意義。市場一直在獎勵意外的驚喜,但預期門檻正在逐漸提高。對於高貝塔係數產業而言,對這些報告的反應(而不僅僅是數字本身)將更具說明意義。

    整體而言,這更像是交易員的市場,而不是投資者的市場。範圍正在形成,但缺乏信心。舉措是被動的,頭條新聞會迅速改變情緒。單方面的押注可能會受到懲罰,尤其是當 VIX 水平繼續反映出表面平靜之下的恐懼時。目前,保持選擇的開放性——同時始終明確風險——是最可行的方法。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