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米蘭表示,關稅的負擔由被徵收的國家承擔。他提到,美國消費者有能力將需求轉移到其他國家。米蘭也建議,有必要減少管制以加快工廠建設。此外,他還指出總統以強硬的談判策略而聞名。
即將與中國進行的談判
他的言論可能指向即將與中國進行的談判,川普已經暗示過這個話題。米蘭的評論讓人們注意到,關稅往往會影響出口國,而不是徵收關稅的國家。實際上,這意味著當徵收更高的關稅時,受影響國家的公司通常會吸收部分成本,要么通過降低利潤率,要么通過降低價格來保持競爭力。
米蘭認為,這正中美國的下懷,因為美國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將需求轉移到其他地方。本質上,當一個地方的商品價格上漲時,買家就會轉換地點——前提是存在選擇。他進一步指出,需要透過放鬆管制來加速國內工廠的建立進程。
顯然,這裡的重點是減少繁文縟節,而不是完全消除繁文縟節。這一點很重要,特別是在半導體或稀土等行業,因為從批准到產出的準備時間長達數年。如果降低這種摩擦,政策意圖和經濟影響之間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基於槓桿的潛在策略
對總統風格的提及暗示了一種圍繞槓桿建立的潛在策略。 有充分證據表明,他傾向於先施加壓力,必要時再妥協。如果這種方法適用於貿易談判,那麼在與北京開始正式談判之前,預測施壓策略將會增加是合理的。
對於我們這些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的人來說,這種設置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短期風險和機會。當政策似乎傾向於採取更強硬的貿易行動時,自然的反應是美元走強,股票指數波動性加劇——尤其是那些偏向跨國公司獲利或依賴全球供應鏈的股票指數。
與國內生產相關的股票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特別是如果激勵本地製造業的措施開始在數據中顯現出來的話。關於監管評論,我們將其解讀為一個時間大致相同的指標,表明國內資本支出相關行業可能受益——儘管時間風險仍然很長,並且受到立法延遲的影響。
儘管如此,它有助於圍繞工業和某些商品供應商形成論點。由於這些訊號尚未轉化為政策,但顯示出計劃舉措的早期跡象,因此在未來幾週內保持區間交易和緊縮交易將對我們有利。
從利率角度來看,任何有關產能限制將比預期更快解決的看法都可能略微抑制通膨預期。然而,如果關稅反而增加,這個論點就會變得薄弱。因此,放鬆監管和提高貿易壁壘之間的平衡直接影響到前端敏感的通膨掛鉤產品。如果在行動穩定之前討論有所增加,選擇權波動率可能會小幅上升。
目前,我們傾向於持有較小規模的名目頭寸並有分層保護,以便在行動得到確認後重新進入。米蘭的語氣雖然很優雅,但聽起來更像是準備性的,而不是被動的——這表明時間表是以周為單位的,而不是以天為單位的。
追蹤類似官員的後端指導並將其與政府的時間線索聯繫起來有助於我們完善校準。在政策制定之前過早進行定位交易仍然是一個陷阱。因此,我們觀察、重新檢查駕駛員權重,並且只有當動作與資訊相符時才傾斜曝光。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