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發布的數據極少,而美國則專注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失業救濟申請和關稅

    by VT Markets
    /
    Apr 10, 2025
    近期美國關稅上調至125%後,焦點已轉向中國。貿易談判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蓋過了即將發布的美國經濟數據。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2:30公佈,預期較去年同期2.6%,低於2.8%。預計核心CPI年漲幅為3.0%,較上年同期的3.1%略有下降。

    勞動市場預測

    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預計為223,000人,低於先前預測的219,000人;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預計為1,882,000人,低於先前預測的1,903,000人。央行發言人包括聯準會的洛根和古爾斯比,他們將就貨幣政策提供見解。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是市場注意力的重新定位,遠離通常的美國數據噪音,而是堅定地轉向中國。這種轉變並非突然發生——它是由白宮將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25%的舉措引發的。這一增長標誌著貿易緊張局勢明顯升級,有效地重塑了對全球供應鏈和定價壓力的預期。這樣做迫使人們重新評估全球通膨路徑和政策軌跡。 儘管人們通常認為美國較高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將成為市場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但現在數據卻略有下降。3月的通膨數據即將公佈,預測者預期通膨數據將較為疲軟——年比總體通膨率將下降至2.6%,核心通膨率也將略有下降。如果這些預期成立,我們可以推斷,先前供給側扭曲帶來的上行推動力將會減弱。 然而,眾所周知,一天的發布並不能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其影響通常在於事件發生前的市場定位和條件。同時,勞動力市場訊號保持穩定,儘管略微減弱。失業救濟申請人數僅略有上升,從表面上看,這表明就業市場正在降溫,但並未崩潰。持續的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與前期數據相比略有下降,顯示經濟體系既沒有過熱,也沒有陷入失修。如果這些數字保持不變,那麼它們將強化幾個月來已被定價的軟著陸情景——對於風險投資者來說,這種情景既不會過於嚴厲,對於利率溫和派來說,也不會過於鼓舞人心。

    央行觀察

    本週,我們期待洛根和古爾斯比等央行官員發表演說。儘管兩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直言不諱,但真正的焦點可能在於他們如何解讀近期數據與未來利率預期之間的關係。市場對語氣、措辭或遺漏的每一個細微差別都變得極其敏感——尤其是在這種不確定的中間地帶,通膨下降速度放緩,經濟成長在強勁和抑制之間搖擺不定。 對我們來說,短期衍生性商品的定位需要仔細校準。在北京的頭條新聞公佈之前,隱含波動率已經壓縮,這使得風險比原本可能更低。現在,利差和曲線的下一步走勢更取決於跨境政策反應,而不僅僅是國內數據。這種不可預測性使得選擇性參與變得更加重要。 作為回應,保持彈性是必須的-尤其是當選擇權偏差開始反映與一個地區的政策而非另一個地區的基本面相關的方向性偏差時。我們已經開始傾向於相對價值設定,該設定將通膨意外風險與由此產生的政策影響之間的不對稱性考慮在內。圍繞宏觀經濟數據的短期期權繼續提供機會,但需要快速調整。 話雖如此,在終端政策利率不明確的情況下採取伽馬政策需要克制。最重要的是,我們關注中美關係動態不僅是為了關稅新聞本身,也是為了其對國際需求、多種資產相關性以及與貿易管道相關的商品的次生影響。隨著風險從傳統利率市場轉向更全球化的定價機制,關注相關性是否保持在歷史範圍內變得越來越有價值。這裡將會出現錯誤定價分散的交易——特別是如果利率波動率頑固地保持受壓,而其他資產類別開始活躍起來。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