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和經濟戰略
中國商務部長在與塞夫喬維奇會晤後不久發表的這項最新聲明,明顯延續了北京一段時間以來堅定的外交和經濟基調。透過強調深化與歐盟經濟聯繫的意圖,同時批評華盛頓的貿易措施,他們似乎在合作夥伴和對手之間劃清界線。 使用「所有國家的合法利益」這一表述,其效果是將其貿易關切定位為更廣泛的全球原則的一部分,而非雙邊不滿,旨在爭取更廣泛的支持或至少是理解。透過這個視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多層次的訊息:願意與那些願意進行多邊接觸的國家進行溝通,但堅決抵制採取更具保護主義或好鬥策略的國家所施加的壓力。 強調與歐盟機構的產業合作表明,在短期至中期內,監管協調或供應鏈夥伴關係可能會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謹慎監測各集團之間關稅和商品流動的變化,還要監測貿易協定本身的結構變化,因為時間表或特定行業的門檻可能會被修改。全球貿易影響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如果關稅之爭在未來幾週內仍未解決,我們可能會預期與原材料、出口和運輸物流相關的資產類別出現間歇性波動。這些領域的衍生性商品定價可能已經包含了貿易流可能延遲或二次連鎖反應的假設,例如製造商的投入成本增加。 任何此類次級影響都可能蔓延至股市,尤其是週期性產業。隨著外交策略不再依賴美國主導的全球規範,區域集團(尤其是亞洲和歐洲區域集團)似乎也會出現加強協調的情況。 北京採取的立場並不新鮮,但時機和背景暗示其將重新調整貿易態勢,尤其是在出口仍是支柱的國內經濟領域。對於我們這些分析跨境貿易風險敞口的人來說,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合約中的風險敞口水平,並建立涉及洲際運輸的交易對手敏感性模型。 如果我們認為目前缺乏解決方案的情況仍然穩定,那麼受影響產業(例如半導體或工業化學品)的多頭波動性部位可能會繼續保持價值。同時,應謹慎對待那些假設快速解決或徹底崩潰的方向性押注,因為目前現有訊號中都沒有顯示出這兩種情況的確切可能性。 在每個階段,各部會的語氣都強調了不僅要關注雙邊關稅,還要關注聯盟建設信號和貿易路線發展的價值,所有這些都可能悄悄地改變全球資本的下一步流向。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