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預期與成本上升
此外,65%的受訪者預計成本將上升,而35%的受訪者計劃提高銷售價格。預期銷售成長也有所下降,28% 的公司報告過去一年銷售額下降。展望未來,23% 的受訪者預計未來兩年通膨率將超過 3%,66.5% 的加拿大人預測未來兩年內將出現經濟衰退。消費者對五年通膨率的預期已從上次調查的2.99%上升至3.39%。關稅是為了支持當地產業而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它們不同於在購買時支付的稅款,而關稅則是在入境口岸預付的。經濟學家對其影響有爭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策略針對的是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這三個國家佔2024年美國進口總額的42%,旨在利用關稅收入來提振美國經濟並減少個人所得稅。加拿大銀行最新的商業前景調查描繪了一幅緊張的畫面: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似乎對未來的前景越來越感到擔憂。商業調查指標的急劇走弱——僅在一個季度內就從 -1.16 降至 -2.14——表明信心不僅僅是在減弱;其下降速度比預想的要快。這種情緒的轉變並不是抽象的——這是決策者對不斷惡化的情況做出的一線觀察。這種轉變的根源是外部衝擊,特別是邊境以南實施的新一輪關稅。這些進口關稅帶來的定價壓力已經對公司策略產生了影響。約有三分之二的公司預計成本將上升,而相當一部分(約三分之一)的公司計劃將成本上漲轉嫁給客戶。這還不算是通膨失控的情形,但它確實會引發更結構性的現象。已有 23% 的受訪者相信未來幾年價格漲幅將維持在 3% 以上。公眾似乎也同意這一觀點——消費者通膨預期在五年內已上升至 3.39%。這不僅僅是噪音;它與工資結算、投資期限和借貸成本有關。銷售似乎也表現低迷。近三分之一的公司表示,過去十二個月的業績表現較差,未來成長預期雖然沒有崩潰,但也比以前更加黯淡。再加上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明顯上升(目前近三分之一的企業受訪者持這種擔憂),資本市場環境開始轉向更防禦性的方向。貿易壓力和波動
同時,從華盛頓來看,美國政府以關稅為主導的政策正在給貿易夥伴帶來戰略壓力。儘管白宮表示這些關稅是在抵消稅收的同時刺激自身生產的一種手段,但我們不能忽視它們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並對跨境定價產生直接的傳導效應。重點不僅放在中國或墨西哥;加拿大在這方面的暴露非常直接。從風險定價的角度觀察這種環境,顯然利率預期、通膨風險溢價和信用利差不應被視為靜態的。關稅環境加上加拿大企業的預期減弱,預示著波動性將進一步加劇,而且很可能出現更大範圍的重新定價。如果經濟衰退的言論變成現實,殖利率曲線可能趨於平緩,尤其是長期殖利率曲線。從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幾週監測價格動態、通膨平衡和高頻數據變得至關重要。如果通膨預期持續上升而經濟成長下滑,預期的政策路徑就會變得更加模糊。這種模糊性——尤其是在降息或暫停升息方面的模糊性——將直接影響隱含波動率。與頭寸數據和未平倉合約一起閱讀時,這種層層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產生不對稱的風險機會,尤其是在宏觀驅動的期權市場中。在這樣的時期,我們發現有必要權衡總體數據和子組成部分:成本上升、價格壓力和投資意圖低迷。所有這些都匯聚成了對商業風險前景的重新校準——特別是對受成長勢頭和通膨持續性敏感的合約。我們記錄的不僅是統計上的變化,而且還有行為上的變化。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