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準備率機制
當存款準備率增加時,銀行會保留更多的儲備,從而降低其放款能力,進而降低貨幣供應量。相反,降低準備金率可以使銀行發放更多貸款,從而有可能刺激經濟活動。同一篇評論也暗示了降息的可能性,這通常會帶來全面降低借貸成本的效果。此舉背後的基本想法是透過降低信貸成本來鼓勵更多的投資和消費者支出。這些措施通常可以為原本步履蹣跚的經濟注入動力。與可能降低存款準備率相比,其目的似乎很明確:增強國內流動性,並增強商業信心。現在,雖然國家媒體的官方訊息本身並不代表政策變化,但它常常被視為當局未來走向的信號。市場將關注央行近期的任何具體行動,尤其是在外國股市持續波動的情況下。該評論文章的基調總體上對放鬆政策的前景持積極態度,傾向於表明我們可能正在進入一個貨幣支持變得更加主動而非被動的窗口期。對我們來說,值得注意的是潛在的動態如何影響與利率期貨相關的工具。密切關注中國政策立場的交易員可能會開始調整對殖利率曲線的預期,尤其是在亞洲市場。較低的利率往往會降低持有成本,進而影響基於利率差異所建立的部位。如果降低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能會擴大放款活動,從而有可能推高對基礎商品和中間產品的需求。這將波及更廣泛的活動層面和與消費相關的產業。對衍生性商品市場的潛在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衍生性商品市場可能開始對內地信用指標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儘管直接預測依然充滿風險,但定價模式的變化速度往往比央行公告的變化速度更快。這時時機開始比意圖更重要──尤其是當經濟新聞突然轉變時。由於國外股市表現不佳且風險情緒承受壓力,先前有關利率穩定的假設可能不再成立。波動性指數過去平靜的局面可能開始逆轉,即使是微小的數據意外也會引起更劇烈的反應。對沖成本可能上升,保證金要求可能開始上調,特別是對於那些交易利率互換和遠期協議的人來說。這更多的是關於提前定位,而不是試圖在央行採取行動後抓住機會。當利率調整導致資本相對便宜時,更多的投機資金往往會重新進入市場尋求收益。這些轉變通常首先體現在與資產支持債務或基礎設施支出相關的短期合約中。交易員應密切注意區域交易時段信用利差和股票指數之間的滾動相關性,因為在重大事件或公告發生之前,它們可能會以微妙的方式開始趨同。此外,如果準備金要求率的變化與外部市場疲軟的時間非常接近(目前似乎對市場情緒造成壓力),則可能會導致固定收益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出現比正常速度更快的波動。定價在兩三個交易日內而非幾週內的反應有很大不同。在這種情況下,觀察央行的反應功能(而不是僅僅觀察CPI等傳統指標)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預期結果。尤其是當中心議題變成政策支持而不是約束時。當儲備水準發生變化時,很少會單獨進行。通常它是一種訊息,旨在改變信貸機構以及更普遍的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