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關稅影響,美元兌歐元、日圓和英鎊均下跌。歐盟對進口產品實施10%的基準關稅,另加20%的互惠關稅,總計30%。對日本來說,10%的基準關稅從2025年4月5日開始,同時徵收24%的互惠關稅,總計達到34%。英國維持10%的基準關稅,但避免了額外的互惠關稅,不過對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將於2025年3月12日開始。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包括墨西哥(14.5%)和加拿大(13.5%)。這一關稅情勢導緻美國股市下跌、美元走弱,導致出口商品價格下降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貿易夥伴可能會考慮減少貿易壁壘或在美國生產商品以避免關稅。透過豐田普銳斯 (Toyota Prius) 和福特 Escape Hybrid 的價格比較,我們發現普銳斯的燃油經濟性更佳,而 Escape 作為 SUV 則更加實用。目前,還沒有美國混合動力轎車在尺寸和效率上能與普銳斯相媲美。美國汽車製造商更加重視SUV和卡車,由於消費者需求不同,這給歐洲市場帶來了挑戰。進口價格上漲會直接給消費者帶來負擔,因為商品成本可能會上漲25%。要完全理解這些關稅的更廣泛的經濟影響需要時間。本文概述了新關稅如何影響美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貨幣價值和貿易模式。本質上,當在邊境對商品徵收新稅時,從國外購買這些商品的成本就會變得更加昂貴。因此,美國進口商品現在價格更高,尤其是來自歐盟、日本和英國的商品。這導緻美元貶值並導緻美國股市下跌。歐盟決定徵收相當於進口額近三分之一的關稅,這是對美國政策的直接回應。日本也採取了類似舉措,而且幅度相當大,對進口自美國的商品徵收了略高的總費用。英國的立場有所不同,從明年初開始,只有鋼鐵和鋁等工業金屬才會被徵收更高的關稅。英國政策制定者似乎正在達成更有選擇性的平衡,這可能會延緩兩國經濟體之間商品流動的更大範圍扭曲。美元貶值給美國出口帶來了幫助,因為外國買家現在可以有效地以折扣價購買商品。進口商品的情況則相反:進口商品的價格越來越高,為依賴海外產品的企業和個人增加了壓力。這種現象會體現在從電子產品到消費性汽車等各個領域,使日常業務規劃變得更加困難。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波動性仍然存在,特別是在貨幣風險和跨國產品流動方面。交易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專注於時間框架。目前,上半年有大量關稅變化(例如英國定於 3 月推出的針對特定行業的措施),這使得 2 月成為審查對沖策略和遠期利率的窗口。考慮到墨西哥作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迪亞茲先前對美墨貿易的估計尤其值得注意。中國的任何關稅變化,即使只是很小的變化,都可能引發與物流相關的選擇權和期貨的變動,尤其是汽車零件和農產品。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為穩定價格預測而提出的統一關稅政策——儘管這仍然取決於幕後的財政政策。穆勒以普銳斯和福特 Escape 等車型為例,對車輛類別進行了細分,讓我們明白了市場替代為何如此重要。美國製造商長期以來一直在追逐國內皮卡的銷售,但與小型混合動力轎車的這種分歧恰恰限制了美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市場上的發展。 SUV 的體積和排放量不符合整個非洲大陸的標準偏好。材料成本上漲將產生連鎖反應,而且不僅僅是影響最終產品價格。物流、保險、包裝——當基本貨物價值上漲 25% 時,所有這些都會進行調整。安排交貨時間以避免價格上漲可能成為當務之急,特別是對於利潤微薄或將成本轉嫁給價格敏感的消費者的公司。奧爾登選擇不徵收對等關稅並不能被解讀為無所作為;相反,它顯示了一種謹慎的態度,可能為談判留下了空間。但這種限制並不能保護當地消費者免受其他地方引發的價格衝擊——尤其是當來自美國的原材料現在被徵收關稅,導致國內生產成本上升時。未來幾週,我們需要密切注意利率預期。儘管美元貶值對一些出口商來說很受歡迎,但如果進口成本上升導致通貨膨脹再度上升,那麼美元貶值可能迫使聯準會採取行動。這種金融外溢效應可能會重塑資本流動,使其重新流向更安全的資產,或流向歐洲或亞洲的收益追逐者。目前,我們可能會看到短期合約中以美元為基礎的衍生性商品面臨下行壓力,尤其是圍繞歐元和日圓對建構的衍生性商品。隨著三月關稅調整臨近,這一點變得更加重要。除非貿易商能夠更有信心地估算最終的進出口成本,否則價格走勢不太可能穩定下來。市場不喜歡混亂,宏觀層面的貿易介入往往會造成混亂。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僅依據先前的模型來衡量風險已遠遠不夠。價格走勢可能更受情緒而非基本面影響,這意味著頭寸重新調整需要快速、更頻繁,並且減少對長期平均的依賴。對於時機和敏感度採取軟弱的態度是行不通的。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