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月份製造業PMI上升至51.2,反映出生產增長和樂觀情緒。

    by VT Markets
    /
    Apr 1, 2025
    財新中國3月製造業PMI升至51.2,超過2月的50.8和預期的51.1,連續第六個月擴張。 3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0.5,與預期一致。產需呈現正向趨勢,產量和新訂單均增加。就業率略有改善,自2023年8月以來首次恢復成長。

    成本動態和通膨訊號

    投入成本六個月來首次下降,而產出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下跌。供應商交貨時間延長,儘管原料庫存充足,但企業還是減少了成品庫存。製造商對近期前景表示樂觀,未來產量預計將超過年平均值。 2024 年初的經濟指標顯示經濟穩定並略有改善,但由於國內需求低迷,勞動力市場疲軟和通貨緊縮仍然存在。政府旨在透過就業、收入成長和家庭財政支持等措施來促進消費,並呼籲在 2025 年採取更強有力的宏觀政策行動,以在充滿挑戰的全球環境中促進經濟復甦。 3月財新製造業PMI升至51.2,超出預期,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持續回升,延續了六個月來在50的榮枯線上方徘徊的趨勢。與官方PMI(50.5,與預期一致)相比,私營和小規模製造商的表現優於國有製造商。這種分歧不容忽視,因為它往往是整個工業動能轉變的早期晴雨表。

    產業趨勢與未來預期

    不僅僅是標題數字給人帶來樂觀情緒。產量成長,訂單數量增加,增強了人們對國內經濟活動趨於穩定的希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八月以來,該行業的就業機會首次出現成長——雖然成長幅度不大,但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性轉變。我們開始認為這種緩慢但可衡量的進步比最初浮華的數字更持久。投入價格在連續半年上漲之後開始下降,這悄悄重塑了生產商的成本基礎,為利潤提供了喘息空間。但產出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顯示企業仍不願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買家。這強調了當前的通貨緊縮基調——尚未消退。交貨時間延長,暗示著供應方的限制,而不是下游緊急情況的突然爆發。庫存卡也講述了不同的故事:雖然原材料庫存增加,但企業的成品庫存仍然減少。看來需求還沒有弱到導致貨架滿載,但還沒有強勁到導致囤貨重新加速。製造商的未來信心明顯改善,高於去年的平均值。雖然我們承認樂觀並不總是會導致行動,但這種前瞻性的數據往往與資本支出計畫同步變化。對於那些觀察表面之下動量的人來說,這一點很重要。從宏觀層面來看,年初的各項指標顯示整體經濟狀況略有改善。然而,國內需求持續落後——最明顯的例子是消費支出低迷和製造業以外就業機會不平衡。另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就是上游和終端價格疲軟,儘管政府有此意圖,但家庭仍保持謹慎。當局更加重視利用與就業、收入和有針對性的家庭支持相關的工具來刺激需求。他們提出了明年更強有力的財政應對措施的建議,旨在應對持續嚴峻的對外貿易環境。私人投資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這些訊號在轉變預期方面的有效性。現在,展望未來,特別是對於與生產或通膨指標掛鉤的較長期工具的交易者來說,注意力必須轉向生產方面的彈性與下游價格疲軟之間的平衡。如果這種組合對出廠價格通膨造成下行壓力,同時基於產量的指標推高通膨,那麼沒有人會感到驚訝。定位應該仔細考慮這種分歧。我們認為,近期的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瞻性樂觀情緒是否會在實際的購買和僱用行為中獲得推動力。如果不這樣做,通貨緊縮趨勢的風險將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但隨著就業擴張和投入成本下降,工廠層級的獲利仍有出現驚喜的空間,特別是如果訂單流入的話。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