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月份,德國的進口價格上漲了0.3%,年增長率達到3.6%。

    by VT Markets
    /
    Mar 31, 2025
    德國2月進口物價指數上漲0.3%,超過預期的0.0%,上月為+1.1%。進口價格年增3.6%,創2023年1月以來最高年度漲幅。

    每月進口價格趨勢

    月度分析顯示,消費品價格上漲0.3%,中間產品價格上漲0.5%,資本貨物價格與一月份相比保持穩定。扣除能源價格因素,進口價格較上季維持0.3%的上漲。德國 2 月進口物價指數季增 0.3%,漲幅超過市場預期。此前,1 月價格出現更強勁的反彈,上漲了 1.1%。這一步伐明顯已減慢但仍保持穩定。以年率計算,進口價格目前上漲3.6%——這是自去年1月以來的最大同比漲幅,為未來一個季度的預期可能向上修正奠定了基調。

    對通貨膨脹和市場的影響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月上漲並非個案。消費品價格上漲0.3%,中間產品價格上漲0.5%,漲幅略高。另一方面,資本貨物與一月份相比沒有變化。這表明通膨壓力仍然影響到供應鏈的早期和中期階段,儘管尚未完全轉化為投資品成本的上升。當我們剔除能源價格因素後,進口價格指數仍維持0.3%的月漲幅,這顯示這不僅僅是能源波動的結果。這描繪出了一幅更清晰的圖景。德國進口產品價格越來越高,不僅是因為石油或天然氣,而更廣泛地體現在消費和工業類別。對於對利率或通膨相關合約持方向性觀點的市場參與者來說,這種趨勢使他們更難在短期內看到歐元區真正疲軟的通膨數據。從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價格(尤其是中期價格)的這種傳導可能會略微調整通膨掛鉤的交易假設,特別是在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對沖策略方面。此外,這些數字可以重新定義市場隱含預期的錨點,特別是在貨幣政策調整時機方面。考慮到進口成本上升對國內定價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可以公平地說,未來一兩次通膨指標可能會反映出部分上行推動力,儘管幅度較小。監測輔助商品和服務指數之前的價格如何形成,以及核心讀數如何反應,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已經看到類似的趨勢引發利率期貨對沖活動的增加,特別是在國內通膨數據低於預期時,人們相信這種情況可能會因進口傳導效應而逆轉。對於戰術定位,這為波動性策略提供了短期機會,而長期投注可能需要更嚴格的停損管理。進口零件的價格黏性略微推高了波動性上限,特別是在對歐洲總體供應鏈資料敏感的資產類別中。我們還將關注這在即將到來的 PMI 成本通膨輸入中如何體現。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